吉林:候鳥保護“加速度”
記者從吉林省林業和草原局獲悉,目前,吉林省已記錄到的鳥類有385種,其中,國家重點保護鳥類101種。2022年全省監測發現中華秋沙鴨總數 600余只,比 2018年繁殖種群增長近300只。白鶴每年春秋兩季在吉林停歇覓食數量平均在2000多只,占世界現有種群數量的一半以上。
據介紹,吉林省濕地資源豐富,位于“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徙通道,是白鶴、丹頂鶴、東方白鸛、中華秋沙鴨等瀕危物種重要遷徙繁殖地。其中,向海、莫莫格和敬信等濕地是白鶴、東方白鸛、丹頂鶴等遷徙水鳥的重要停歇地。長白山區既是中華秋沙鴨的繁殖地,也是其重要的遷徙停歇地。
吉林省高度重視候鳥保護工作,全省常態化開展保護專項行動,持續加大對鳥類的保護力度,持續開展野外巡護、清山清套清網活動和候鳥護飛行動。堅持保護優先,持續改善棲息生境。在全省范圍內組織開展集中整治各類破壞森林草原濕地資源行為,打擊重點為非法開墾、占用、采集森林、草原和濕地資源,非法改變森林、草原、濕地用途等行為,為吉林省繁殖候鳥棲息繁衍提供保障。統籌實施林草濕連通工程,通過生態修復,不斷擴大候鳥棲息繁殖活動區域。
近五年來,吉林省累計投入1686萬元用于野生動物收容救護工作,充分發揮各地野生動物救護站作用,廣泛發動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和志愿者全面加強野生動物和鳥類的收容救護,累計救護野生動物和鳥類共273種、24500余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