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補貼緊跟國家政策,五菱用行動解讀品牌責任
新華網北京6月8日電(楊洋)埋頭深耕,腳踏實地,二十年春華秋實,上汽通用五菱以品質彰顯實力,成長為我國汽車行業優秀自主品牌。有實力,更有擔當,面對全球疫情等因素導致的我國汽車行業產銷量下滑一現象,五菱緊跟中央及地方促車市回暖相關政策,也推出多項補貼。責任始于初心,近日,上汽通用五菱銷售公司黨委書記兼副總經理王偉森接受新華網采訪,談及自主品牌五菱行動背后的責任初衷。
上汽通用五菱銷售公司黨委書記兼副總經理 王偉森
新華網:5月31日,財政部官網發布《關于減征部分乘用車車輛購置稅的公告》,公告指出,對購置日期在2022年6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間內且單車價格(不含增值稅)不超過30萬元的2.0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車,減半征收車輛購置稅。不止于此,今年1——5月,中央及地方多項政策頻出,共促車市回暖。您認為這些政策對于我國車企提振起到怎樣的作用?
王偉森:汽車產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具有產業鏈長、涉及面廣、帶動性強的特點,對保就業、穩增長、強產業具有重要意義。今年1——5月中央及地方出臺的諸多利好政策對加快我國汽車行業經濟回暖,確保三季度汽車行業銷售量轉向合理增長,促進汽車行業快速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為車企注入一針“強心劑”。
新華網:我們了解到,上汽通用五菱第一時間響應國家消費促進政策,也于6月發布了針對于五菱用戶的一系列補貼,您能否詳細介紹一下具體補貼細則及初衷?
王偉森:無論國家補貼還是地方補貼,都屬當下紓困的外部助力。但做企業,不僅要借助外力,更需要內生動力。
成立至今,上汽通用五菱已經走過二十年,并成長為我國汽車行業優秀自主品牌、廣西龍頭制造企業。面對疫情、芯片短缺、原材料上漲導致行業乏力的現狀,五菱積極跟隨國家政策,籌劃落地方案,自6月1日起率先推出10億元購車補貼,為用戶提供全系車型最高補貼2.1萬元,9.9元下訂單送交強險等優惠政策,為用戶帶去實實在在的購車優惠。同時,上汽通用五菱也將加大在供應鏈、新能源產業鏈布局方面的工作,這既是為企業自身突圍尋求出路,同時也體現出五菱為行業及市場大勢添磚加瓦的責任擔當。
新華網:我們了解到,上汽通用五菱一貫秉承“不等不靠”的原則,以自主創新夯實品牌實力。此次積極響應國家消費促進政策,推出補貼,也是五菱“不等不靠”的又一體現。那么,對于汽車行業當前面臨的芯片供應不足問題,五菱如何通過“不等不靠”解除困境?
王偉森:只有不等不靠,才能將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中。這是上汽通用五菱的作風,也是態度。
我們看到并深切感受到,受全球疫情、全球局勢影響,多項進口芯片物料被國外供應鏈“卡脖子”,這也再次提醒我們將技術牢牢握在自己手中的重要性。
在汽車產業關鍵零件控制器領域,進口芯片強勢占據市場主體十幾年,國產芯片始終沒有在此類零件上實現量產應用。為解決“缺芯”問題,上汽通用五菱從2018年開始實施“強芯”戰略方針,與國內多家芯片企業合作,積極集成創新。
上汽通用五菱從用戶體驗出發,定義汽車芯片的性能參數,并綜合考慮用戶場景和整車功能要求,制定適合中國汽車產業的國產芯片新技術架構和方案,覆蓋存儲、能源、通信、感知等五大類。
此外,上汽通用五菱還與合作院校共同開發國產芯片關鍵控制器零件。5月14日,五菱首個全自主知識產權EPS關鍵控制器正式量產下線。
截至2022年4月,五菱團隊已經在純電整車控制器、電動助力轉向、防抱死制動系統、充配電系統、電機控制器、顯示屏等關鍵部件上成功解除掣肘,完成30余種控制器的自主開發工作,實現近300種芯片的科技創新和驗證,自主控制器裝車應用累計貢獻產能60余萬輛。
五菱芯片
新華網:新能源是汽車產業發展大勢所趨。為早日實現我國“雙碳”目標愿景,多家車企紛紛投身新能源領域,在新能源領域,上汽通用五菱準備如何深耕?
王偉森:在新能源方面,上汽通用五菱有大動作。今年,五菱推出“兩個百萬 五個百億”新能源發展戰略,該戰略意味著,將打造百萬純電新能源平臺、百萬混動新能源平臺,以及電池、電驅、電控、商貿服務、機器人五個百億產業,力爭在2023 年實現新能源汽車年銷量突破百萬輛。
細致說來,“百億電池產業”指上汽通用五菱將建設具備年產20GWh動力電池系統和20GWh動力電池電芯能力的電池產業園,打造廣西新能源電池產業基地。
“百億電驅產業”指上汽通用五菱將圍繞電驅系統一體化發展,加快混動專用變速器、電機、電橋、混動發動機等產品的開發和產能建設。
賽克瑞浦20GWh動力電池系統項目開工儀式現場
“百億電控產業”指上汽通用五菱將夯實自主動力控制軟件能力,突破動力系統控制器、電池管理系統、電機控制器和整車控制器的技術瓶頸,實現控制器軟件與硬件的自主研發與制造。
“百億商貿服務產業”指上汽通用五菱將圍繞自身品牌的“向上戰略”,打造年輕人喜愛的多元化社交空間和渠道形態,建立汽車新零售模式并持續迭代。
“百億機器人產業”指上汽通用五菱將聚焦智能機器人、智能物流、智能產線設計等,開展智能制造工廠改造與智能化升級,提升新能源汽車智能化、網聯化水平及新材料在新能源汽車上的應用。
“兩個百萬、五個百億”中國五菱新能源戰略可以說是上汽通用五菱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促進“雙碳”目標愿景達成,推動工業高質量發展的“大動作”,希望該戰略能夠成為我國汽車強國發展之路上的助推力量。
新華網:在自主品牌“走出去”的道路上,不斷求索的上汽通用五菱也獲得了不錯的成績,是這樣嗎?
王偉森:上汽通用五菱積極響應“走出去”和“一帶一路”倡議,將全球化業務視為公司發展的三大戰略板塊之一。
近年來,上汽通用五菱全球化業務已從當初的單一整車出口模式向多元化業務模式轉變。2017年,上汽通用五菱在印尼成立上汽通用五菱印尼汽車有限公司,實現了中國汽車企業在知識產權、品牌和產品、人力資源與團隊、業務運營與模式等方面的全方位海外輸出。2022年,五菱首批GSEV出口車輛搭乘首趟西部陸海聯運新通道專列,以“成套散件”模式發往印尼,并在五菱印尼生產基地進行總裝。
上汽通用五菱全球車
2021年,上汽通用五菱實現整車及散件出口145550臺/套,出口版圖覆蓋中南美洲、非洲、中東和東南亞等40多個國家和地區。
作為中國自主品牌,上汽通用五菱希望通過自身實踐,為“一帶一路”倡議添磚加瓦。未來,五菱印尼生產基地將具備更加完整的新能源汽車生產能力,將更加深入地將“五菱標準”和“五菱模式”與印尼乃至全世界的新能源建設進程因地制宜地融合在一起。